初级职称《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三范文汇总四篇

【www.db51888.cn--经济法】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级职称《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三范文汇总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级职称《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三1

20初级职称《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四)

第四章 流转税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增值税征收范围、增值税纳税人;掌握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掌握消费税纳税人、消费税征收范围;掌握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掌握营业税纳税人、营业税扣缴义务人、营业税征收范围;掌握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熟悉关税纳税人、征收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本网 整理

(五)熟悉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关规定

(六)熟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七)了解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了解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增值税法律制度

一、增值税及征收范围

增值税是指对从事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本网  整理

(一)销售货物。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境内)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

(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又称销售应税劳务,是指在境内有偿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三)进口货物。是指进入中国关境的货物,在报关进口环节,除依法缴纳关税外,还缴纳增值税。

(四)视同销售货物应征收增值税的法定行为。主要包括: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本网 整理

(五)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同销售非应税劳务,不征收增值税,而征收营业税。

(六)兼营应税劳务与非应税劳务,如果不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的,其非应税劳务应与货物或应税劳务一并征收增值税。

(七)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其他项目。主要有:货物期货,包括商品期货和贵金属期货,在期货的实物交割环节纳税;银行销售金银的业务;典当业的死当物品销售业务和寄售业代委托人销售寄售物品的业务;集邮商品,如邮票、明信片、首日封等的生产、调拨,以及邮政部门以外的其他单位与个人销售集邮商品;邮政部门以外其他单位和个人发行报刊;单独销售无线寻呼机、移动电话,不提供有关的电信劳务服务的;缝纫业务等。

《增值税暂行条例》 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了不征收增值税的项目。如供应或开采未经加工的天然水;邮政部门销售集邮商品,邮政部门发行报刊;电信局及经电信局批准的其他从事电信业务的单位销售无线寻呼机、移动电话,并为客户提供有关的电信劳务服务;融资租赁业务;体育彩票的发行收入等。本网 整理

二、增值税纳税人

(一)增值税纳税人

增值税纳税人是指在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标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

1 .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以下简称企业),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企业,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年应税销售额)在100 万元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

2 .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企业,年应税销售额在180 万元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新办小型商贸企业自税务登记之日起,一年内实际销售额达到180 万元方可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未达到180 万元之前一律按小规模纳税人管理。

3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个人、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视同小规模纳税人。非企业性单位一般视同小规模纳税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1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已开业的小规模企业,其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应在次年1 月底以前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2 .纳税人总、分支机构实行统一核算,其总机构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但分支机构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分支机构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中华会计网 校  整理

3 .新开业的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企业,应在办理税务登记的同时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税务机关对其预计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企业标准的,暂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其开业后的实际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应重新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符合条件的,可继续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不符合条件的,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

4 .非企业性单位如果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并且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5 .个体经营者符合《增值税暂行条例》 及其实施细则所规定条件的,经省级国家税务局批准,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6 .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和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虽未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但年应税销售额在30 万元以上的,如果其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正确计算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和应纳税额,并能够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可以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三、增值税税率

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另有规定的除外;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为4%;其他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为6%。

四、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增值税销售额本网 整理

增值税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从购买方或承受应税劳务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一切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如果销售货物是消费税应税产品或进口产品,则全部价款中包括消费税或关税。

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承运部门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货方且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的代垫费用不属于价外费用。

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以下公式计算销售额:

纳税人进口货物,以组成计税价格为计算其增值税的计税依据。计算公式如下: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中华会 计网校 整理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或者视同销售行为而无销售额的,主管税务机关按税法规定的原则和顺序核定其销售额。

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还本销售方式销售货物,按税法规定计算纳税。

(二)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

增值税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计算公式为: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或 销项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三)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计算

增值税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1 .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的项目本网 整理

(1)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2)一般纳税人进口货物,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3)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业产品或向小规模纳税人购买农业产品的进项税额,按买价依照13%的扣除率计算。对农业产品收购单位在收购价格之外按规定缴纳的农业特产税,准予并入农业产品的买价,计算进项税额扣除。一般纳税人从农业生产者购进的免税棉花和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购进的免税粮食,按买价依照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4)一般纳税人销售、外购货物(固定资产除外)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按运费金额依照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5)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废旧物资,按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依10%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6)一般纳税人取得由税务所为小规模纳税人代开的专用发票,可以专用发票上填写的税额为进项税额计算抵扣。

2 .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的项目(增值税转型试点地区另有规定除外)

(1)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未取得并保存增值税扣税凭证,或者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未注明增值税及其他有关事项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

(3)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

(4)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

(5)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

(6)非正常损失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

(7)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

(8)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9)纳税人进口货物,不得抵扣任何进项税额。中 华会计网校 整理

(10)纳税人因进货退出或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税额,应从发生进货退出或折让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

纳税人发生了按规定不允许抵扣而已经抵扣进项税额的行为,如无法准确确定该项进项税额的,按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

实际成本=进价+运费+保险费+其他有关费用本网   整理

应扣减的进项税额=实际成本×征税时该货物或应税劳务适用的税率

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不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而无法准确划分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四)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

2. 一般纳税人采用简易办法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征收率计算。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3 .进口的应税货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规定的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任何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中华会计 网校 整理

4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征收率,实行简易办法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五、增值税出口退(免)税

(一)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范围

税法对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范围作出了具体规定。

(二)出口货物适用的退税率

出口货物的退税率,是出口货物的实际退税额与退税计税依据的比例。

税法对出口货物适用的退税率作出了具体规定。

出口企业应将不同税率的货物分开核算和申报,凡划分不清适用退税率的,一律从低适用退税率计算退(免)税。

(三)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的计算

1 . “免、抵、退”税计算方法

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自产货物实行免征增值税的办法。

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的出口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 1 )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出口货物离岸价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实际离岸价的,企业必须按照实际离岸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同时,主管税务机关有权依照相关法规予以核定。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中“期末留抵税额”确定。

2 . “先征后退”的计算方法

(1)外贸企业以及实行外贸企业财务制度的.工贸企业收购货物出口,免征其出口销售环节的增值税;其收购货物的成本部分,因外贸企业在支付收购货款的同时也支付了增值税进项税款,因此,在货物出口后按收购成本与退税率计算退税,征、退税之差计入企业成本。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的计算应依据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金额和退税率计算。

应退税额=外贸收购金额(不含增值税)×退税率

(2)外贸企业收购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税规定

① 凡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持普通发票特准退税出口货物(抽纱、工艺品等),同样实行出口免税并退税的办法。其计算公式为:

应退税额=普通发票所列(含增值税)销售金额÷(1+征收率)×退税率

② 凡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出口货物,按以下公式计算退税:

应退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退税率

(3)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报关出口的货物,按购进国内原辅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依原辅材料的退税税率计算原辅材料应退税额。支付的加工费,凭受托方开具货物的退税税率,计算加工费的应退税额。

此外,企业出口国家明确规定不予退(免)增值税货物等法定情形的,视同内销货物计提销项税额或征收增值税,其销项税额、应纳税额的计算等,税法作出了具体规定。

六、增值税的减免与起征点

税法规定,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的设备,由残疾人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等,享受直接免税。销售免税货物或劳务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也不能抵扣。

个人销售额未达到税法规定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超过超征点的,全额征税。除特殊规定外,起征点为: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2 000 ~5 000 元;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1 500~3 000 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销售额150 ~200 元。

七、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纳税期限

(一)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或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进口货物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报关进口的当天。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具体规定如下:

1 .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

2 .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3 .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4 .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5 .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的当天。

6 .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凭据的当天。

7 .纳税人发生按规定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委托他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除外),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二)增值税纳税地点、纳税期限

税法对增值税纳税地点、纳税期限作出了具体规定。

八、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范围

一般纳税人应通过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使用专用发票。使用,包括领购、开具、缴销、认证纸质专用发票及相应的数据电文。

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零售的烟、酒、食品、服装、鞋帽(不包括劳保专用部分)、化妆品等消费品不得开具专用发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开具专用发票的,可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

税法对不得领购、开具专用发票的具体情形作出了规定。

(二)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要求

1 .项目齐全,与实际交易相符;

2 .字迹清楚,不得压线、错格;

3 .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财务专用章或者发票专用章;

4 .按照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开具专用发票。

(三)销货退回、开票有误或者销售折让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规定

1 . 一般纳税人在开具专用发票当月,发生销售退回、开票有误等情形,收到退回的发票联、抵扣联符合作废条件的,按作废处理;开具时发现有误的,可即时作废。

2 .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用发票后,发生销货退回、开票有误等情形但不符合作废条件的,或者因销货部分退回及发生销售折让的,购买方应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一式二联),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由主管税务机关出具《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一式三联)。

购买方必须暂依《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 所列增值税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未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可列入当期进项税额,待取得销售方开具的红字专用发票后,与留存《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 一并作为记账凭证。但属于法定情形的,不作进项税额转出。

销售方凭购买方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 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在防伪税控系统中以销项负数开具。

税法对专用发票作废条件、专用发票认证、专用发票丢失、用于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专用发票的认证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第二节 消费税法律制度

一、消费税纳税人和征收范围

消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及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消费品的销售额或销售数量或者销售额与销售数量相结合征收的一种税。

(一)消费税纳税人

消费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二)消费税征收范围

消费税的征收范围:烟,酒及酒精,鞭炮、焰火,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成品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等商品。

二、消费税税率

税法对消费税税率作出了具体规定。

三、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消费税销售额和销售数量的确定

1 .实行从价定率征税的应税消费品,其计税依据是含消费税而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1)销售应税消费品销售额的确定。

应税消费品销售额,是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价外费用不包括下列项目:

① 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款。

② 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代垫运费。

如果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实行价款和增值税款合并收取的,在计算消费税时,应当换算为不含增值税税款的销售额。换算公式为:

(5)纳税人应税消费品销售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计税价格。

2 .实行从量定额征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应税消费品的实际销售数量。

(l)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依据,为应税消费品的移送使用数量;

(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收回的应税消费品数量;

(3)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依据,为海关核定的应税消费品进口征税数量。

3 .实行从量定额与从价定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方法征税的,计税依据分别是含消费税而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和实际销售数量。

(二)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 .实行从价定率征收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销售额(或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2 .实行从量定额征收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3 .实行复合计税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销售额(或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三)外购、委托加工和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的抵扣

外购、委托加工和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已缴纳的消费税税款准予从应纳的消费税税额中抵扣。

1 .外购应税消费品(实行从价定率)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其计算公式如下:

四、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

(一)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的范围

税法对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的范围作出了具体规定。

(二)出口应税消费品适用的退税率

出口货物属于应税消费品的,其退还消费税应按该应税消费品所适用的消费税税率计算。

企业应将不同消费税税率的出口应税消费品分开核算和申报。凡划分不清适用税率的,一律从低适用税率计算应退消费税税额。

(三)出口应税消费品退税额的计算

外贸企业从生产企业购进货物直接出口或受其他外贸企业委托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税款,分别以下情况计算:

1 .属于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应依照外贸企业从工厂购进货物时征收消费税的价格计算应退消费税税款,其计算公式为:

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货物的工厂销售额×税率

“出口货物工厂销售额”不包含增值税。对含增值税的销售额需要换算为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2 .属于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应按照货物购进和报关出口的数量计算应退消费税税款,其计算公式为:

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数量×单位税额

五、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一)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纳税人生产应税消费品(金银首饰品除外),均于销售时纳税。具体纳税义务时间因销售和结算方式有所不同:

1 .纳税人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的,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销售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2 .纳税人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发出应税消费品的当天。

3 .纳税人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发出应税消费品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4 .纳税人采取其他结算方式,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5 .除铂金首饰在生产环节纳税外,其他金银首饰消费税在零售环节纳税,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货款或取得索取销货款凭据的当天。

6 .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移送使用的当天。

7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消费税款。纳税人委托个体经营者加工的应税消费品于委托方收回后在委托方所在地纳税,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受托方向委托方交货的当天。

8 .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由报关进口人在报关进口时纳税。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二)消费税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

税法对消费税纳税地点、纳税期限作出了具体规定。

第三节 营业税法律制度

一、营业税的征收范围

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营业收入额(销售额)征收的一种税。

营业税征收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等。

二、营业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一)营业税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

(二)营业税扣缴义务人

1 .委托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以受托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为扣缴义务人。

2 .建筑安装业务实行分包或转包的,以总承包人为扣缴义务人。

3 .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行为而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其应纳税款以代理者为扣缴义务人;没有代理者,以受让者或者购买者为扣缴义务人。

4 .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演出由他人售票的,其应纳税款以售票者为扣缴义务人。

5 .演出经纪人为个人的,其办理演出业务的应纳税款以售票者为扣缴义务人。

6 .个人转让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商誉等无形资产的,其应纳税款以受让者为扣缴义务人。

三、营业税税率

营业税按行业实行有差别的比例税率,主要设置了3%和5% 两档基本税率。另外娱乐业税率为20%。

四、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营业税营业额的确定

纳税人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时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税法规定对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文化体育业、服务业中的一些特殊业务,可以扣除相关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价格明显偏低而又没有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根据税法规定的原则和顺序核定其营业额。

(二)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五、营业税的起征点

营业税纳税人为个人的,其按期纳税的起征点为月营业额1 000 ~5 000 元;按次纳

税的起征点为每日(次)营业额100 元。

六、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

税法对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纳税期限作出了具体规定。

第四节 关税法律制度

一、关税征收范围

关税是指海关按照规定对进出国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关税分为进口税和出口税。

除特殊规定外,所有进口货物和少数出口货物均属于关税的征收范围。

二、关税纳税人

关税纳税人,包括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

对于携带进境的物品,推定其携带人为所有人;对分离运输的行李,推定相应的进出境旅客为所有人;对以邮递方式进境的物品,推定其收件人为所有人;以邮递或其他运输方式出境的物品,推定其寄件人或托运人为所有人。

三、关税的税目和税率

关税的税目和税率由《海关进出口税则》 规定。

关税税率,分为进口关税税率、出口关税税率和特别关税。其中,进口关税税率包括: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普通税率、关税配额税率、暂定税率等。我国仅对少数资源性产品征收出口关税,出口关税税率也有暂定税率,暂定税率优先适用于出口税则中的出口关税税率。特别关税,包括:报复性关税、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保障性关税等。

四、关税的计税依据

(一)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除特殊货物外,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进口应税货物的成交价格以及该货物运抵我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为基础审查确定。

货物成交价格,是指卖方向中国境内销售该货物时买方为进口货物向卖方实付、应付的价款总额。

下列费用应包括在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中:

1 .由买方负担的除购货佣金以外的佣金和经纪费。“购货佣金”,是指买方为购买进口货物向自己的采购代理人支付的劳务费用。“经纪费”,是指买方为购买进口货物向代表买卖双方利益的经纪人支付的劳务费用。

2 .由买方负担的与该货物视为一体的容器的费用。

3 .由买方负担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劳务费用。中华会计网 校 整理

4 .与该货物的生产和向我国境内销售有关的,由买方以免费或者以低于成本的方式提供并可以按适当比例分摊的料件、工具、模具、消耗材料及类似货物后的价款,以及在境外开发、设计等相关服务的费用。

5 .作为卖方向我国境内销售该货物的一项条件,应当由买方直接或间接支付的、与该货物有关的特许权使用费。“特许权使用费”,是指买方为获得与进口货物相关的、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专利、商标、专有技术和其他权利的使用许可而支付的费用。但是在估定完税价格时,进口货物在境内的复制权费不得计入该货物的实付或应付价格之中。

6 .卖方直接或间接从买方获得的该货物进口后转售、处置或者使用的收益。

下列费用、税收,如进口时在货物的价款中列明,不计入该货物的完税价格:

1 .厂房、机械、设备等货物进口后进行建设、安装、装配、维修和技术服务的费用。

2 .进口货物运抵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后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

3 .进口关税及国内税收。

对于某些特殊、灵活的贸易方式(如寄售等)下进口的货物,在进口时没有“成交价格”可作依据,确定其完税价格的方法主要有:

1 .运往境外加工的货物的完税价格。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并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复运进境的,应当以境外加工费和料件费,以及复运进境的运输费、保险费及其相关费用审查确定完税价格。

2 .运往境外修理的机械器具、运输工具或者其他货物的完税价格。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并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复运进境的,应以境外修理费和料件费审查确定完税价格。

3 .租赁方式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租赁方式进境的货物,以海关审查确定的该货物租金作为完税价格;留购的租赁物,以海关审定的留购价作为完税价格。

4 .对于国内单位留购的进口货样、展览品和广告陈列品,以海关审定的留购价格作为完税价格。但对于留购货样、展览和广告陈列品的买方,除按留购价格付款外,又直接或间接给卖方一定利益的,海关可以另行确定上述货物的完税价格。

5 .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及其制成品需征税或内销补税的,海关按照一般进口货物完税价格规定,审定完税价格。

6 .内销的进料加工进口料件或其制成品(包括残次品、副产品),以料件进口时的价格估定完税价格。

7 .内销的来料加工进口料件或其制成品(包括残次品、副产品),以料件申报内销时的价格估定完税价格。

8 .出口加工区内的加工企业内销的制成品(包括残次品、副产品),以制成品申报内销时的价格估定完税价格。

9 .转让出售进口减免税货物的完税价格。按照特定减免税办法批准予以减免税进口的货物,在转让或出售而需补税时,可按这些货物原进口时的价格扣除折旧部分价值来确定其完税价格。其计算公式为:

监管年限是指海关对减免税进口的货物监督管理的年限。

10 .以易货贸易、寄售、捐赠、赠送等其他方式进口的货物,应当按照一般进口货物估价办法的规定,估定完税价格。

(二)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出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以及该货物运至中国境内输出地点装载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为基础审查确定。出口关税不计入完税价格。

出口货物的成交价格,是指该货物出口时卖方为出口该货物应当向买方直接收取和间接收取的价款总额。

五、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从价税计算方法

从价税,是指以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为计税依据的一种关税计征方法。其应纳关税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关税应纳税额=应税进(出)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二)从量税计算方法

从量税,是指以进(出)口货物的数量为计税依据的一种关税计征方法。其应纳关税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关税应纳税额=应税进(出)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三)复合税计算方法

复合税,是指对某种进(出)口货物同时使用从价和从量计征的一种关税计征方法。其应纳关税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四)滑准税计算方法

滑准税,是指关税的税率随着进口货物价格的变动而反方向变动的一种税率形式,即价格越高,税率越低,税率为比例税率。因此,对实行滑准税率的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仍同于从价税的计算方法。

关税应纳税额=应税进(出)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滑准税税率

六、关税的征收管理

税法对关税纳税地点、纳税期限作出了具体规定。

初级职称《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三2

2005年初级《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二)

第五章 会计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有关内容

(二)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会计核算的内容、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

(三)掌握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职资格、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人员回避制度、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工作交接等内容。

(四)熟悉违反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法律责任。

(五)熟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财产清查、会计档案管理等法律规定。

(六)熟悉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关系和主要内容。

(七)熟悉代理记账、总会计师、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会计工作岗位设置的有关规定。

[考试内容]

第一节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一、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

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二、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

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有关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

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并公布;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三、会计人员的管理

财政部门负责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务)管理、会计人员评优表彰、奖惩,以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

四、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二节 会 计 核 算

一、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一)依法建账。

(二)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三)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

(四)正确采用会计处理方法。

(五)正确使用会计记录文字。

(六)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二、会计核算的内容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四)资本、基金的增减。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三、会计年度

我国是以公历年度为会计年度,即以每年公历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四、记账本位币?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经济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五、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

(一)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种。

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二)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帐簿。

登记会计帐簿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六、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单位对外提供的反映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按编制时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1.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分部报表、其他有关附表。

2.会计报表附注。?

3.财务情况说明书。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和对外提供

各单位应当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

设置总会计师的企业,还应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财务会计报告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企业应当将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随同财务会计报告一并对外提供。

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占主导地位的大、型企业,应当至少每年1次向本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公布财务会计报告。

七、财产清查

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之前,应进行财产清查。

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保证会计帐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

八、会计档案管理

(一)会计档案的范围

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会计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单位的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属于文书档案,不属于会计档案。

(二)会计档案的归档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会计部门保管1年。

会计档案保管期满之后,原则上应由会计部门编制清册,移交本单位的档案部门保管;未设立档案部门的,应当在会计部门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和25年5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四)会计档案的销毁

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的,应按照规定程序予以销毁。

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而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第三节 会 计 监 督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一)监督主体和对象

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

(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 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或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2) 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应当明确。

(3) 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4) 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方法包括:(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2)授权批准控制。(3)会计系统控制。(4)预算控制。(5)财产保全控制。(6)风险控制。(7)内部报告控制。(8)电子信息技术控制。

(三)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单位内部监督中的职权?

1.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2.发现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二、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为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部门,对各单位会计工作行使监督权,对违法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和权限,可以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

财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会计监督:

1.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2.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3.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4.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会计从业资格。?

三、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对受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鉴证的一种监督制度。?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单位,应当向受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有权检举。

财政部门有权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监督。?

第四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一、会计机构的设置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对于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条件的单位,应当委托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二、代理记账

代理记账,是指由社会中介机构即会计咨询、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代替独立核算单位代理记账、算账、报账业务。

(一)代理记账机构的设立条件

1.至少有3名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从业人员;

2.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必须具有会计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资格;

3.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健全的代理记账业务及管理制度。

(二)代理记账的业务范围

1.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2.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3.定期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

4.承办委托人委托的其他会计业务。

委托人与受托人应当签订书面委托合同,明确代理记账的程序、要求和相关责任。

(三)代理记账机构的审批

从事代理记账业务,应当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符合法定条件的,由审批机关颁发财政部统一制定的代理记账许可证书。

申请人经批准取得代理记账许可证书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工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

(四)委托人的职责

1.对本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必须填制或者取得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始凭证;

2.应当配备专人负责日常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

3.及时向代理记账机构提供真实、完整的原始凭证和其他相关资料;

4.对于代理记账机构退回,要求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更正、补充的原始凭证,应当及时予以更正、补充。

(五)代理记账机构及从业人员的义务

1.按照委托合同办理代理记账,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对在执行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3.对委托人示意其作出不当的会计处理,提供不实的会计资料,以及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应当拒绝;

4.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负有解释的责任。

三、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职资格

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

四、总会计师

总会计师是主管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行政领导,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工作。凡是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不应当再设置与总会计师职责重叠的行政副职。

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其他单位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自行决定是否设置总会计师。

《总会计师条例》规定了总会计师任职资格、职责和权限。

五、会计从业资格

(一)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范围?

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人员及外籍人员在中国大陆境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二)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条件

1.基本条件:

(1)遵守会计和财经法律、法规;

(2)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3)具备会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

2.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取得实行考试制度。

(三)会计从业资格的管理

除特殊规定外,会计从业资格实行属地管理。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会计人员应当参加继续教育,每年应当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

六、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一)会计专业职务?

会计专业职务,是区别会计人员业务技能的技术等级。会计专业职务分为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高级会计师为高级职务,会计师为中级职务,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为初级职务。

(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三个级别。初级、中级会计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高级会计师资格实行考评结合试点。

七、会计工作岗位设置

会计工作岗位,是指一个单位会计机构内部根据业务分工而设置的职能岗位。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八、会计人员回避制度

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

九、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廉洁自律;(4)客观公正;(5)坚持准则;(6)提高技能;(7)参与管理;(8)强化服务。

(三)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形式多样,途径主要有:会计学历教育、会计继续教育、会计人员的自我教育与修养。

十、会计人员工作交接

会计人员调动工作、离职或者因病暂时不能工作,应与接管人员办理工作交接手续。

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负责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时,由单位领导人负责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

移交人员对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会计资料移交后,如发现是在其经办会计工作期间内所发生的问题,由原移交人员负责。

第七节 法 律 责 任

违反会计法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有关规定,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的种类包括:(1)责令限期改正;(2)罚款;(3)行政处分;(4)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5)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基本要求]

(一)熟悉税法的构成要素;

(二)熟悉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了解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四)了解税收的分类。

[考试内容]

第一节 税收与税法

一、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它具有组织收入、调节经济、监督管理和维护国家政权等方面的作用。?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特征。

二、税收的分类?

1.按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全部税收划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五种类型。??

2.按征收管理体系分类,可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和农业税类。?

3.按税收的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以将税收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4.按计税标准的不同,可以把税收划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税法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征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法律责任等。其中,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是构成税法的三个基本的要素。

第二节 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我国现行税种

现阶段,我国主要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屠宰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已停征)、筵席税、农(牧)业税(包括从2004年起取消的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船舶吨税等。

二、有关税收法律制度

(一)关税法律制度?

关税是指设在边境、沿海口岸或国家指定的其他水、陆、空国际交往通道的海关,按照规定,对进出国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我国目前对进出境的货物征收的关税分为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两类。

关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关税的征税对象包括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和物品。除国家规定享受减免税的货物可以免征或减征关税外,所有进口货物和少数出口货物均属于关税的征收范围。

关税的税率分为进口关税税率、出口关税税率和特别关税。

(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是指对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以及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外国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征税对象是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就其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的所得应纳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 地方所得税,税率为3%.外国企业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而有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利润、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它所得,或者虽然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但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上述所得与这些机构、场所的经营没有实际联系,征收10%的预提所得税。

(三)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个人所得税,是指对个人(即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也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对于居民纳税人,应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的全部所得征税;对于非居民纳税人,则只就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部分征税。

现行个人所得税共有11个应税项目,实行超额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税率体系。

(四)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

土地增值税是指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连同国有土地使用权一并转让。土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

(五)印花税法律制度?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书立、领受、使用印花税法所列举的凭证的单位和个人。根据书立、领受、使用应税凭证的不同,纳税人可分为立合同人、立账簿人、立据人、领受人和使用人。对应税凭证,凡由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共同书立的,其当事人各方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人,应各就其所持凭证的计税金额履行纳税义务。

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具体采用列举法,按列举税目征税。印花税共有13个税目。

印花税的税率包括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

(六)契税法律制度?

契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由承受的单位和个人缴纳的一种税。

契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我国境内承受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的单位和个人。契税以在我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行为为征税对象。土地、房屋权属未发生转移的,不征收契税。

契税采用比例税率,并实行3%至5%的幅度税率。

(七)房产税法律制度?

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按照房产的计税价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税。

房产税的纳税义务人为在我国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内拥有房屋产权的单位和个人。具体包括产权所有人、经营管理单位、承典人、房屋代管人或者使用人。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房产。

房产税以房产的计税价值或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房产税采用比例税率,依照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

(八)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律制度?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国家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对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以其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按照规定的税额计算征收的一种税。它只对内资企业、单位和个人开征,对外资企业和外籍人员不征收。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对象是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内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土地。

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分类分级的幅度定额税率。

(九)资源税法律制度?

资源税是为了调节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级差收入,以自然资源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资源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或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包括矿产品和盐类。

资源税采用定额税率,从量定额征收。?

(十)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律制度?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指对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义务人是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额。

城市维护建设税采用差别比例税率。

第七章 流转税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增值税征收范围、增值税纳税人;掌握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掌握消费税纳税人、消费税征收范围;掌握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掌握营业税纳税人、营业税扣缴义务人、营业税征收范围;掌握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熟悉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关规定;

(五)熟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率、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六)了解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了解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

(七)了解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概念;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增值税法律制度

一、增值税的概念

增值税是指对从事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二、增值税征收范围

(一)销售货物。是指在中国境内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

(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又称销售应税劳务,是指在境内有偿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三)进口货物。是指进入中国关境的货物,在报关进口环节,除了依法缴纳关税之外,还征收增值税。

(四)视同销售货物应征收增值税的法定行为。

(五)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同销售非应税劳务,不征收增值税,而征收营业税。

(六)兼营应税劳务与非应税劳务,如果不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的,其非应税劳务应与货物或应税劳务一并征收增值税。

(七)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其他项目。

三、增值税纳税人

增值税纳税人是指在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是指经营规模较小,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的纳税人。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或符合法定情形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

四、增值税税率

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另有规定的除外;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为4%;其他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的征收率为6%.

五、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增值税销售额

增值税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从购买方或承受应税劳务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一切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如果销售货物是消费税应税产品或进口产品,则全部价款中包括消费税或关税。

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承运部门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货方且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的代垫费用不属于价外费用。

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的,按以下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或征收率)

纳税人进口货物,以组成计税价格为计算其增值税的计税依据。计算公式如下:

组成计税价格 = 关税完税价格 + 关税 + 消费税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或者视同销售行为而无销售额的,主管税务机关按税法规定的原则和顺序核定其销售额。

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按税法规定计算纳税。

(二)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计算公式为:

销项税额 = 销售额×税率

或:销项税额 = 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三)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计算。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1. 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的项目:

(1)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为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2)一般纳税人进口货物的进项税额,为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3)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业产品或向小规模纳税人购买农业产品的进项税额,按买价依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一般纳税人从农业生产者购进的免税棉花和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购进的免税粮食,按买价依照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4)一般纳税人销售、外购货物(固定资产除外)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按运费金额依照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5)从事生产的.企业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废旧物资,按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依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6)一般纳税人取得由税务所为小规模纳税人代开的专用发票,以专用发票上填写的税额为进项税额计算抵扣。

2. 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的项目(增值税转型试点地区另有规定,本大纲不涉及)

(1)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未取得并保存增值税扣税凭证,或者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未注明增值税及其他有关事项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

(3)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

(4)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

(5)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

(6)非正常损失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

(7)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

(8)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9)进口货物,不得抵扣任何进项税额。

(10)因进货退出或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税额,应从发生进货退出或折让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

纳税人发生了按规定不允许抵扣而已经抵扣进项税额的行为,如无法准确确定该项进项税额的,按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

实际成本 = 进价+运费+保险费+其他有关费用

应扣减的进项税额=实际成本×征税时该货物或应税劳务适用的税率

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不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而无法准确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

/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3.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时限

工业生产企业的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限、商业企业的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限,以及一般纳税人购进应税劳务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限应符合税法规定……

4.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其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

2.一般纳税人采用简易办法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征收率计算。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 = 销售额 × 征收率

3.进口的应税货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规定的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任何进项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 = 组成计税价格 × 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 = 关税完税价格 + 关税 + 消费税

4.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征收率,实行简易办法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 = 销售额 × 征收率

或: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

六、增值税起征点

个人销售额未达到税法规定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

七、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纳税期限

(一)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或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1.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

2.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3.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4.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5.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的当天。

6.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凭据的当天。

7.纳税人发生按规定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委托他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除外),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8.进口货物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二)增值税纳税地点、纳税期限

增值税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的纳税地点、纳税期限缴纳税款。

八、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购使用范围

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只限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小规模纳税人如符合规定条件,需开具专用发票的,由当地主管税务所代开。

(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范围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包括视同销售货物在内)、提供应税劳务以及应当征收增值税的非应税劳务,必须向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向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应税货物,可以不开具专用发票。

税法对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具体情形作了规定。

(三)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的时限

1.采取预收货款、托收承付、委托银行收款结算方式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2.采取交款提货结算方式的,为收到货款的当天。

3.采取赊销、分期付款结算方式的,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4.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为收到受托人送交的代销清单的当天。

5.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按规定应当征收增值税的,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6.将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7.将货物分配给股东,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四)销货退回或销售折让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规定

纳税人销售货物并向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后,如发生退货或销售折让,分别按以下方式办理:

1.购买方在未付货款并且未作账务处理的情况下,须将原发票联和税款抵扣联主动退还销售方。

2.在购买方已付货款,或者货款未付但已作账务处理,发票联及抵扣联无法退还的情况下,购买方必须取得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以下简称证明单)送交销售方,作为销售方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合法依据。

3.购买方收到红字专用发票后,应将红字专用发票所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扣减。

第二节 消费税法律制度

一、消费税的概念

消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及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消费品的销售额或销售数量或者销售额与销售数量相结合征收的一种税。

二、消费税纳税人和征收范围

(一)消费税纳税人

消费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二)消费税征收范围

消费税的征收范围:烟、酒及酒精、鞭炮和焰火、化妆品、护肤护发品、汽油、柴油、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等11种商品。

三、消费税税率

消费税税率包括: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单位税额)。

四、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消费税销售额和销售数量的确定

1.实行从价定率征税的应税消费品,其计税依据是含消费税而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1) 销售应税消费品销售额的确定。应税消费品销售额,是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价外费用不包括下列项目:

①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款。

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代垫运费:承运部门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货方;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

如果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实行价款和增值税款合并收取的,在计算消费税时,应当换算为不含增值税税款的销售额。换算公式为:

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 = ――--------------

1 + 增值税率或征收率

应税消费品的包装物,按税法规定计算纳税。

(2)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销售额的确定。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以组成计税价格为计税依据。计算公式为:

成本 + 利润

组成计税价格 = ――------------------

1-消费税税率

成本×(1 + 成本利润率)

= ――--------------------

1 - 消费税税率

(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销售额的确定。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如果受托方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受托方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

材料成本 + 加工费

组成计税价格 = ――--------------------

1-消费税税率

(4)进口应税消费品组成计税价格的确定。

关税完税价格 + 关税

组成计税价格 = ――-------------------

1-消费税税率

(5)纳税人应税消费品销售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计税价格。

2.实行从量定额征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应税消费品的实际销售数量。

(1)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依据,为应税消费品的移送使用数量;

(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收回的应税消费品数量;

(3)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依据,为海关核定的应税消费品进口征税数量。

3.实行从量定额与从价定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方法征税的,计税依据分别是含消费税而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和实际销售数量。

(二)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征收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 = 销售额(或组成计税价格)× 消费税税率

2.实行从量定额征收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 = 应纳消费品销售数量 ×消费税单位税额

3.实行复合计税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 = 应税消费品销售数量 × 消费税单位税额+ 应税消费品销售额(或组成计税价格)× 消费税税率

(三)外购和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的抵扣

外购和委托加工收回规定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已缴纳的消费税税款准予从应纳的消费税税额中抵扣。

当期准予扣除的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的已纳消费税税款,应按当期生产领用数量计算。

(四)计算消费税应纳税额的其他规定

纳税人通过自设非独立核算门市部销售自产应税消费品。以及纳税人将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抵偿债务等方面的,按税法规定计算征收消费税。

五、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一)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纳税人生产应税消费品,除金银首饰外,均于销售时纳税。根据销售和结算方式有所不同。

1.纳税人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的,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销售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2.纳税人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发出应税消费品的当天。

3.纳税人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发出应税消费品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4.纳税人采取其他结算方式,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5.除铂金首饰在生产环节纳税外,其他金银首饰消费税在零售环节纳税,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货款或取得索取销货款凭据的当天。

6.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移送使用的当天。

7.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消费税款。纳税人委托个体经营者加工的应税消费品于委托方收回后在委托方所在地纳税。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受托方向委托方交货的当天。

8.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由报关进口人在报关进口时纳税。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二)消费税纳税地点、纳税期限

消费税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的纳税地点、纳税期限缴纳税款。

第三节 营业税法律制度

一、营业税概念

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营业收入额(销售额)征收的一种税。

二、营业税征收范围

营业税征收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以及税法规定的其他项目。

三、营业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一)营业税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

(二)营业税扣缴义务人

1.委托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以受托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为扣缴义务人。

2.建筑安装业务实行分包或转包的,以总承包人为扣缴义务人。

3.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行为而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其应纳税款以代理者为扣缴义务人;没有代理者,以受让者或者购买者为扣缴义务人。

4.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演出由他人售票的,其应纳税款以售票者为扣缴义务人。

5.演出经纪人为个人的,其办理演出业务的应纳税款以售票者为扣缴义务人。

6.个人转让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商誉等无形资产的,其应纳税款以受让者为扣缴义务人。

四、营业税税率

营业税按行业实行有差别的比例税率,主要设置了3%和5%两档基本税率。另外,娱乐业税率为20%。

五、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营业税营业额的确定

纳税人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时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税法规定对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文体育业、服务业中的一些特殊业务,可以扣除相关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税。

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价格明显偏低而又没有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根据税法规定的原则和顺序核定其营业额。

(二)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 = 营业额×税率

六、营业税的起征点

营业税纳税人个人按期纳税的起征点为月营业额200~8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日(次)营业额50元。

七、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

营业税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纳税期限缴纳税款。

会计         

初级职称《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三3

初级职称《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三)

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基本要求」

(一)掌握税收实体法构成要素

(二)熟悉税收的概念和特征、税法的概念、税收法律关系

(三)熟悉我国税种分类、我国现行主要税种

(四)了解税收的作用、税收原则

「考试内容」

第一节 税收与税法概述

一、税收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

(二)税收的特征

1 .强制性。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凭借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或法规,进行强制征收。

2 .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3 .固定性。是指国家征税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范围、税率等,征税和纳税双方都必须共同遵守。

(三)税收的作用

税收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稳定经济秩序和维护国家政权等作用。

(四)税收的原则

税收原则包括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

二、税法、税收实体法构成要素和税收法律关系

(一)税法

税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属于经济基础范畴;而税法则是一种法律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税收活动必须严格依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税收以税法为其依据和保障,而税法又必须以保障税收活动的有序进行为其存在的理由和依据。

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税收实体法具体规定了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税收程序法具体规定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二)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

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征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法律责任等。其中,最基本的要素包括: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

1 .征税人。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权的各级税务机关和其他征收机关。来源本网

2 .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指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义务的单位。

3 .征税对象。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对什么征税。

4 .税目。是指税法中规定应当征税的具体项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

5 .税率。是指应征税额与计税金额(或数量单位)之间的比例,它是计算税额的尺度。

( 1 )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均按同一个比例征税的税率。

( 2 )累进税率。是指根据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累进税率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超倍累进税率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规定,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 规定,按土地增值额和扣除项目金额的比例的不同,适用超率累进税率。

( 3 )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的一定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税额。

6 .计税依据。

(l)从价计征,是以计税金额为计税依据,计税金额是指课税对象的数量乘以计税价格的数额。

( 2 )从量计征,是以课税对象的重量、体积、数量为计税依据。

7 .纳税环节。是指应缴纳税款的具体环节。来源本网

8 .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发生后应缴纳税款的期限。

9 .减免税。

(1)税基式减免。是指通过直接缩小计税依据的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包括起征点、免征额、项目扣除和跨期结转等。

(2)税率式减免。是指通过直接降低税率的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包括低税率、零税率等。

(3)税额式减免。是指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包括全部免征、减半征收、核定减免率等。

10 .法律责任。是指对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人采取的处罚措施。

(三)税收法律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体现为国家征税与纳税义务人纳税的利益分配关系,由主体(征税主体、纳税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方面构成。

税收法律关系中的征税主体,是指各级税务机关、海关等;税收法律关系的纳税主体,是指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影响和作用的客观对象。如流转税的法律关系客体是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来源本网

税收法律关系内容,是指主体所享受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如纳税主体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依法设置账簿、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等。

第二节 税收制度

一、税种的分类

1 .按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资源税类、财产税类、行为税类。

2 .按管理和使用权限的不同,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3 .按计税依据的不同,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从价税是以征税对象价格为计税依据,其应纳税额随货物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种税。从量税是以征税对象的数量、重量、体积等作为计税依据,其征税数额只与征税对象数量等相关而与货物价格无关的一种税。

4 .按税负能否转嫁,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义务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一种税。间接税整理是指纳税义务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一种税。来源本网

二、我国现行税种

我国现行税种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 年3 月16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自 年1 月1 日起施行,原内资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资企业适用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同时废止)、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已停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辆购置税、屠宰税、筵席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关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来源本网

初级职称《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三4

初级职称《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六)

第六章 财产、行为和资源税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房产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掌握印花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熟悉车船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熟悉契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熟悉资源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熟悉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

(七)熟悉车辆购置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

(八)熟悉土地增值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

(九)熟悉城市维护建设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房产税法律制度

一、房产税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一)房产税纳税人

房产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内拥有房屋产权的单位和个人。具体包括产权所有人、经营管理单位、承典人、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

外籍人员和华侨、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内地拥有房产的,适用《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不适用《房产税暂行条例》。

(二)房产税的征税范围

房产税的征税范围是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房屋。

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围墙、烟囱、水塔、菜窖、室外游泳池等不征房产税。

二、房产税的计税依据、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房产税以房产的计税价值或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

1 .从价计征。从价计征的房产税,是以房产余值为计税依据。房产税依据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

2 .从租计征。从租计征的房产税,是以房屋出租取得的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

关于投资联营的房产,对以房产投资联营、投资者参与投资利润分红、共担风险的,按房产余值作为计税依据计缴房产税;对以房产投资收取固定收入、不承担经营风险的,实际上是以联营名义取得房屋租金,应当根据《房产税暂行条例》 的有关规定以出租方取得的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计缴房产税。

(二)房产税的税率

房产税采用比例税率,依照房产余值从价计征的,税率为1.2%;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征的,税率为12%。

从 年1 月1 日起,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于居住的,可暂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

(三)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 .从价计征的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 ( 1 一扣除比例)×1.2%

2 .从租计征的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或4%)本网整理

三、房产税征收管理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 .纳税人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从生产经营之月起,缴纳房产税。

2 .纳税人自行新建房屋用于生产经营,从建成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3 .纳税人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4 .纳税人购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5 .纳税人购置存量房,自办理房屋权属转移、变更登记手续,房地产权属登记机关签发房屋权属证书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6 .纳税人出租、出借房产,自交付出租、出借房产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7 .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用、出租、出借本企业建造的商品房,自房屋使用或交付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来源本网

(二)纳税地点、纳税期限

税法对房产税纳税地点、纳税期限作出了具体规定。

第二节 车船税法律制度

一、车船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一)车船税的纳税人

车船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拥有或者管理的车辆、船舶(以下简称车船)的单位和个人。

车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未缴纳车船税的,使用人应当代为缴纳车船税。

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为机动车车船税的扣缴义务人。

(二)车船税的征税范围

车船,是指依法应当在车船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船。包括:

1 .载客汽车(包括电车)。

2 .载货汽车(包括半挂牵引车、挂车)。

3 .三轮汽车、低速货车。

4 .摩托车。

5 .船舶(包括拖船和非机动驳船)。

6 .专项作业车、轮式专用机械车。

二、车船税的计税依据、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车船税的计税依据

1 .载客汽车、电车、摩托车,以每辆为计税依据。

2 .载货汽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按自重每吨为计税依据。

3 .船舶,按净吨位每吨为计税依据。

(二)车船税的税率

车船税采用定额税率。如载客汽车每年税额为60 元~660 元。

(三)车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载客汽车和摩托车的应纳税额=辆数×适用年税额

载货汽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的应纳税额=自重吨位数×适用年税额

船舶的应纳税额=净吨位数×适用年税额

拖船和非机动驳船的应纳税额=净吨位数×适用年税额×50%

三、车船税征收管理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来源本网

车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车船管理部门核发的车船登记证书或者行驶证中记载日期的当月。

(二)纳税地点、纳税期限

税法对车船税纳税地点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第三节 印花税法律制度

一、印花税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一)印花税的纳税人

印花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书立、领受、使用税法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主要包括:

1 .立合同人。是指合同的当事人。

2 .立账簿人。是指开立并使用营业账簿的单位和个人。

3 .立据人。是指书立产权转移书的单位和个人。

4 .领受人。是指领取并持有该项凭证的单位和个人。

5 .使用人。在国外书立、领受,但在国内使用的应税凭证,其使用人是纳税人。

(二)印花税的征税范围

1 .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建筑安装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2 .产权转移书据。包括财产所有权、版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等转移时所书立的转移书据。

3 .营业账簿。营业账簿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记载资金的账簿和其他账簿。“记载资金的账簿”是指反映生产经营单位资本金额增减变化的账簿;“其他账簿”,是指除上述账簿以外的有关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内容的账簿,包括日记账簿和各种明细分类账簿。

4 .权利、许可证照。包括政府部门发给的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等。

5 .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在境外书立、领受但在我国境内使用,在我国境内具有法律效力,受我国法律保护的凭证,也属于印花税征税范围。

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订的上述各类应税凭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

二、印花税税率

(一)比例税率。分别为0.5、3、5、1。

(二)定额税率。单位税额为每件5 元。

三、印花税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3 .营业账簿中记载资金的账簿本网整理

应纳税额=(实收资本+资本公积)×0.5‰

4 .其他账簿按件贴花,每件5 元。

四、印花税征收管理

税法对印花税征收管理作出了具体规定。

第四节 契税法律制度

一、契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一)契税的纳税人

契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承受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的单位和个人。

(二)契税的征税范围

契税以在我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行为作为征税对象。土地、房屋权属未发生转移的,不征收契税。契税的征税范围主要包括:

1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2 .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不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移。

3 .房屋买卖。

4 .房屋赠与。

5 .房屋交换。

因典当、继承、分拆(分割)、出租或者抵押等形式而发生的土地、房屋权属变动的,不属于契税的征税范围。

二、契税的计税依据、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契税的计税依据

1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以成交价格作为计税依据。

2 .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由征收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核定。

3 .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交换,以交换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差额为计税依据。

4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经批准转让房地产时应补交的契税,以补交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或土地收益作为计税依据。

(二)契税的税率

契税采用比例税率,并实行3%~5%的幅度税率。

(三)契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三、契税征收管理

税法对契税征收管理作出了具体规定。

第五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律制度

一、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一)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以城镇土地为征税对象,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是指在税法规定的征税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和事业学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军队以及其他单位;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个人。

城镇土地使用税由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缴纳。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纳税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代管人或实际使用人缴纳。土地使用权未确定或权属纠纷未解决的,由实际使用人纳税。土地使用权共有的,由共有各方分别纳税。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

凡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的土地,不论是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还是集体所有的土地,都是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对象。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

1 .凡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单位组织测定土地面积的,以测定的土地面积为准。

2 .尚未组织测定,但纳税人持有政府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的,以证书确定的土地面积为准。

3 .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的,应由纳税人据实申报土地面积,待核发土地使用证书后再作调整。

三、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率

税法对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等适用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作出了具体规定。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年应纳税额=实际占用应税土地面积(平方米)×适用税额

四、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管理

(一)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 .纳税人购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2 .纳税人购置存量房,自办理房屋权属转移、变更登记手续,房地产权属登记机关签发房屋权属证书之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3 .纳税人出租、出借房产,自交付出租、出借房产之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4 .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用、出租、出借本企业建造的商品房,自房屋使用或交付之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5 .纳税人新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日起满一年时开始缴纳土地使用税。

6 .纳税人新征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征用次月起缴纳土地使用税。

(二)纳税地点、纳税期限

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期缴纳。

税法对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地点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第六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律制度

一、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指以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义务人是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进口货物者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

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

三、城市维护建设税征收管理

税法对城市维护建设税征收管理作出了具体规定。

第七节 车辆购置税法律制度

一、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

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购置《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 规定的车辆(以下简称应税车辆)的单位和个人。

二、车辆购置税的征税范围

1 .汽车。包括各类汽车。

2 .摩托车。包括轻便摩托车、二轮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本网整理

3 .电车。包括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

4 .挂车。包括全挂车和半挂车。

5 .农用运输车。包括三轮农用运输车和四轮农用运输车。

三、车辆购置税的计税依据

(一)纳税人购买自用的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为纳税人购买应税车辆而支付给销售者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

(二)纳税人进口自用的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三)纳税人自产、受赠、获奖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的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税法规定的最低计税价格核定。

税法对车辆最低计税价格作出了具体规定。

四、车辆购置税的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车辆购置税的税率

车辆购置税的税率采用固定比例税率,税率为10%。

(二)车辆购置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

五、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

税法对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作出了具体规定。

第八节 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

一、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是指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本网整理

二、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1 .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2 .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连同国有土地使用权一并转让。

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以及房地产出租、抵押等未转让房产产权、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不属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三、土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一)增值额

增值额是指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减去取得土地使用权时所支付的土地价款、土地开发成本、地上建筑物成本及有关费用、销售税金等规定的扣除项目后的余额。如果纳税人转让房地产的收入减除规定的扣除项目后没有余额,则不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其计算公式为:

增值额=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

纳税人有税法规定情形的,其土地增值税按照房地产评估价格计算征收。

(二)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

纳税人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包括转让房地产的全部价款及有关的经济收益;从收入的形式来看,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

(三)扣除项目

土地增值税的扣除项目包括:

1 .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

2 .开发土地的成本、费用。

3 .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成本、费用,或者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

4 .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

5 .财政部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

四、土地增值税的税率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土地增值税的税率

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具体税率如下:

1 .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税率为30%。

2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的部分,税率为40%。

3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50%。

4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60%。

上述四级超率累进税率,每级“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比例,均包括本比例数。

(二)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土地增值税按照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征收。在转让房地产的增值额确定之后,按照规定的四级超率累进税率,以增值额中属于每一税率级别的部分的金额,乘以该级的税率,再将由此而得出的每一级的应纳税额相加,得到的总数就是纳税人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税额。

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

为了简便土地增值税的计算,一般可采用速算扣除法计算,即可按总的增值额乘以适用的税率,减去扣除项目金额乘以速算扣除系数的简单方法,直接得出土地增值税的应纳税额,具体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1 .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

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30%

2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

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40% 一扣除项目金额×5 %

3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

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15%

4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

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35%

以上公式中的5%、15% 和35%,均为速算扣除系数。

五、土地增值税征收管理

(一)土地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在转让房地产合同签订的7 日内,到房地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在税务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土地增值税。纳税人因经常发生房地产转让行为而难以在每次转让后申报的,可按月或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规定的期限缴纳。

(二)纳税地点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向房地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房地产所在地”,是指房地产的坐落地。

(三)纳税期限

1 .以一次交割、付清价款方式转让房地产的,主管税务机关可在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后,规定其在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前数日内一次性缴纳全部土地增值税。

2 .以分期收款方式转让房地产的,主管税务机关可根据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来确定具体的纳税期限。

3 .项目全部竣工结算前转让房地产的,可以采取预征土地增值税,在该项目全部竣工办理结算后再进行清算,根据应征税额和已征税额进行结算,多退少补。

第九节 资源税法律制度

一、资源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一)资源税的纳税人

资源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或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

(二)资源税的征税范围

1 .原油。

2 .天然气。

3 .煤炭。

4 .其他非金属矿原矿。

5 .黑色金属矿原矿。

6 .有色金属矿原矿。

7 .盐。

二、资源税的税目和税额

税法对资源税的税目和税额作出了具体规定。

(一)资源税的计税依据

1 .纳税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销售数量为课税数量。

2 .纳税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来源本网

3 .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资源税的,以收购未税矿产品的数量为课税数量。

4 .纳税人不能准确提供应税产品销售数量或移送使用数量的,以应税产品的产量或主管税务机关确定的折算比率换算成的数量为课税数量。

5 .原油中的稠油、高凝油与稀油划分不清或不容易划分的,一律按原油的数量为课税数量。

(二)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代扣代缴应纳税额=收购未税矿产品的数量×适用的单位税额

三、资源税征收管理

税法对资源税征收管理作出了具体规定。

本网点评:和考试大纲相比,本章没有变化。

本文来源:http://www.db51888.cn/lunwendaquan/641683.html

  • 相关内容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db51888.cn 代笔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代笔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